企业名称 | | ||
法人代表 | | 《目录》序号 | |
联系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人 | | 职务 | |
联系电话 | | 手机号码 | |
传真 | | 电子信箱 | |
新能源产品研发及生产能力简介 | (可多页) |
(可多页) |
(可多页) |
(可多页) |
(可多页) |
1、车辆基本信息 | ||||
汽车生产企业名称 | | |||
车辆型号 | | 车辆产品名称 | | |
车辆类别 | | 外廓尺寸长(长×宽×高)(mm) | | |
总质量(kg) | | 整备质量(kg) | | |
最高车速(km/h) | | 油耗(L/100km) | | |
燃料种类 | | 是否为双层客车 (仅客车填) | | |
是否允许外接充电(仅混合动力填) | | 30分钟最高车速(km/h) | | |
续驶里程(km,工况法) | | 续驶里程(km,等速法) | | |
纯电动模式下续驶里程(km,工况法,仅插电混填) | | 纯电动模式下续驶里程(km,等速法,仅插电混填) | | |
E电能消耗量(Wh/km)(仅纯电动客车填) | | 燃料消耗量(L/100km,仅混合动力填) | | |
M附加质量(kg)(仅纯电动客车填) | | Ekg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Wh/km·kg)(仅纯电动客车填) | | |
发动机生产企业 | | 排量/功率(ml/kW) | | |
发动机型号 | | | | |
2、储能装置系统信息 | ||||
储能装置种类 | | 储能装置总质量(kg) | | |
储能装置单体型号 | | 储能装置单体的标称电压(V) | | |
储能装置单体数量 | | 动力蓄电池单体3小时率额定容量C3(Ah) | | |
储能装置总成标称电压(V) | | 储能装置总成标称容量(Ah) | | |
储能装置总储电量(kWh) | | 超级电容器总成标称静电容量(F) | | |
超级电容器单体标称静电容量(F) | | 燃料电池系统峰值功率(kW) | | |
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kW) | | 燃料电池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kW) | | |
3、驱动电机系统信息 | ||||
驱动电机类型 | | 驱动电机型号 | | |
驱动电机生产企业 | | 驱动电机额定功率/转速/转矩(kW/r/min/N.m) | |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转速/转矩(kW /r/min/N.m) | | 驱动电机控制器型号 | | |
驱动电机控制器生产企业 | | 驱动电机控制方式 | | |
驱动电机控制器冷却方式 | | |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1 | 车载能源-锌空气电池 | GB/T 18333.2-2015 |
2* | 车载能源-超级电容 | QC/T 741-2006或QC/T 741-2014 |
3* | 车载能源-锂电池 | QC/T743-2006或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4 | 车载能源-镍氢电池 | QC/T 744-2006或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5* |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6或 GB/T 18488.1-2015 、GB/T 18488.2-2015(可靠性试验项目不做要求) |
6* |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GB/T 18384.1-2001、GB/T 18384.2-2001、GB/T 18384.3-2001或 GB/T18384.1-2015、GB/T 18384.2-2015、GB/T 18384.3-2015、GB/T 31498-2015 |
7 |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 | GB/T 18387—2008 |
8 |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GB/T 4094.2-2005 |
9 | 电动汽车用仪表 | GB/T 19836-2005 |
10 |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 GB/T 18386—2005 |
11 | 轻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 | GB/T 19753-2013 |
12* | 重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 | GB/T 19754-2015 |
13 |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24552-2009 |
14 |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 GB/T 28382-2012 |
15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GB/T 24549-2009 |
16 |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 | GB/T 24554-2009 |
17 | 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口 | GB/T 26779-2011 |
18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 GB/T 29126-2012、GB/T 26990-2011 |
19*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20234.1 |
20*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 GB/T 20234.2 |
21*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 GB/T 20234.3 |
22 |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 GB/T 27930 |
技术类型 | 能量消耗量 | 备注 |
纯电动 | 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0kWh | M1、N1类采用工况法,其他暂采用40km/h等速法,其中作业类专用车检测时上装部分不工作。 |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 | 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0kWh | |
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车(按照GB/T 17953标准规定条件B的测试条件)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80% | 常规燃料消耗量限值,M1类GB 19578,N1、M2类参照GB 20997,其他车型参照GB 3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