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发布60余项成果,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圆满闭幕

发布日期:2023-09-24 13:11

浏览次数:

字体:【 默认 超大

9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览会在北京圆满闭幕。本届大会结出硕果累累,举办1场开幕式及全体大会,2场座谈会,4场“高峰”论坛,5大特色专场,N场特别活动,举办系列活动30余场次,分享精彩报告150余篇,发布60余项重要成果,持续凸显出共享全球智慧、打造中国方案、传播北京经验的创新特色。


大会同期举办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京津冀赛区)、“真无人”自动驾驶安全接驳演示体验活动、潮FUN汽车消费节、“天竺车谈”直播访谈等配套活动。展会设立八大展区,展览总面积达4万余平米,参展企业达223家,展示车辆达162款,集中展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先进产品、创新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进程。

闭幕式上,举行了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京津冀赛区)颁奖仪式,共有17支队伍获奖并进入了决赛。据悉,华中赛区将于10月27至29日在武汉举办,总决赛将在年底举办。

本届大会亮点纷呈,全球政商学界百余位行业专家发表见解,为大众呈现了一场展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进展、发展趋势与美好前景的盛会。大会汇集全球智慧,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百余名国际组织、行业机构和企业代表参会。

大会共发布60余项重要成果,全球车企及行业组织代表等共同发布《推进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北京)共识》,现场发布《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发展报告》《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等10余项重磅成果。方案提出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贡献显著提升,在京产量超30万辆,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撑,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同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

大会还进行了多个首次尝试。其中,凸显“北京元素”,共谋产业协同化发展,大会首次开通了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测试。大会还首设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展区,探索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图谱》首发亮相,受到各界关注。此外,展会首设汽车芯片和软件展区,“一软一硬”展示关键技术。今年以来火热的AI大模型也登陆展会,更多丰富功能的智能座舱、能够像真人一样与车主聊天的AI语音管家、高级别自动驾驶……多家来自中关村科学城的企业通过展区展示了未来大模型上车的景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