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承办的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发展论坛在四川省宜宾市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是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国家部委、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等15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旨在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任务,宣传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发展经验和成效,探究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路径,共话趋势热点,共商合作交流,共谋发展良策,共创智造未来。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主持。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在致辞中指出,智能制造在推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提质增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积极成效。未来我们要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水平,利用数字技术对动力电池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整体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林忠钦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制造是新一代的制造方式,通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实现动力电池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制造。未来动力电池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十亿分之一级别缺陷率、产品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以及超大规模高质量交付等极端制造能力。
主题演讲环节,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指出,工业机器人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应用广泛,覆盖电芯段、模组段以及PACK段等各主要生产工艺,有效助力锂电池全工艺段柔性生产。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指出,动力电池大规模极致制造需打通连续平稳的物流、质量数据的信息流、能量流等,并配合高智能化、高速自动化装备等,实现产品PPB级缺陷率的管控和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
此外,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锂电行业销售副总监邹恩豪、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封善斋分别从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解决方案等角度,介绍了其在动力电池产业中的典型应用案例。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新能动力事业部首席技术官王英详细分析了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成果发布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发布了《锂电池制造装备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锂电池制造装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涌现出一批标志性装备产品和骨干企业,有力支撑锂电池智能工厂建设。在多工序集成、整体方案交付、数字化水平提升、迭代加快等发展趋势下,提出加强协同攻关、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加快装备数字化等对策建议,为锂电池制造装备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圆桌对话环节,论坛邀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秘书长主持,同时邀请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中心总经理崔海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代表,围绕“动力电池‘智造’的机遇和挑战”主题,就动力电池智能工厂的典型经验和案例、锂电池制造装备创新发展模式、相关政策建议等进行了对话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在动力电池领域发展拓展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